百年“门孜康”大师辈出 占堆老院长再获殊荣
(来源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微信公众号)
2020年12月18日,我院原任院长、现名誉院长、国医大师占堆受邀赴京参加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成立暨院庆65周年大会,并当选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
据悉,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充分发挥国医大师等中医药学术造诣深厚、在中医药领域做出杰出贡献、能够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起到高端引领和提供战略咨询的人士的作用而成立的国家中医药最高学术咨询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是中医药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首批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和钟南山、张伯礼等93人,其中,院士45名、国医大师47名,他们代表着中国中医药行业及相关领域的最高学术水平,担负着中国中医药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审议,中医药科技创新工程、重点项目的咨询,中医药重点研究领域和重大学术问题的评议、指导以及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等为国家决策提供学术咨询和智力支持的任务。
作为西藏自治区唯一当选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的74岁的占堆老院长,已经从事藏医药临床与教学科研60多年,在五省藏区声誉卓著,退休至今仍然坚持在临床一线工作,现仍受聘为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名誉院长。占堆老院长是继钦饶罗布和强巴赤列之后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的又一位大师级藏医药专家。
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藏医药研究院)始建于1916年(藏历火龙年),是由藏医药老字号“门孜康”(藏医星算学院)发展而来的集藏医药医疗、保健、教学、科研和藏药(制剂)生产于一体的三级甲等民族医院,也是第一批国家级重点民族医建设单位、首个国家级民族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级中医优势学科继续教育基地以及藏医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现拥有国医大师2位(已故1人),省级名藏医10余位以及100余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现有4个国家级重点研究室、1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国家级重点专科,3个国家级培育专科,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设有西藏自治区眼科中心、传统疗法中心等21个临床专业科室,5个临床医技科室、8个国家级名医工作室和文献研究所、生药所、藏药开发应用研究所、天文历算研究所等4个研究所以及11个职能处室。曾作为主体单位成功申报《四部医典》和“藏医药浴法(索瓦日巴)”进入“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名录”和“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先后承担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3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10项,抢救、挖掘1300多部藏医和天文历算古籍文献,出版260多本相关专著,研发专科藏药28种,制定形成50个优势病种藏医诊疗方案,现拥有医院制剂309种和专科协定制剂35种,引领着全国藏医药事业的发展方向。
一百余年的历史,自治区藏医院造就了一代又一代藏医药专家和大师。2009年,第二任院长强巴赤列(1929-2011年)获得全国首届30名国医大师称号之一。2014年,继强巴赤列之后,占堆老院长荣获全国第二届国医大师称号,他以深厚的学术造诣,丰富的临床经验,高超的教学科研与管理水平,为西藏高原人民的健康医疗和藏医药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他担任自治区人大代表期间,他极力推动藏医药事业发展,先后多次提出“尽快出台《西藏自治区发展藏医条列》的议案”和“请求政府投资解决自治区藏医院改扩建项目经费的议案”,并得到高度重视,分别被列入自治区地方立法规划和西藏自治区重点项目。2010年,在他的推动下,《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扶持和促进藏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出台。他曾经率先培养5名藏医药学博士、3名藏医药学硕士,填补了当时西藏没有藏医博士的历史空白。编著出版有《中华本草·藏药卷》《藏医成方制剂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等著作7部,主持“藏医成方制剂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等科研项目40余个,发表“藏药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研究”“藏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观察”等论文8篇。尤其是在治疗“过敏性紫癜”上占堆大师有着独到见解和诊疗方法,他根据藏医理论培根木布综合症的诊断依据、治疗原理和多年的临床经验,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病因病机、藏药治疗、单方验方、组方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诊断与治疗提出了疗效显著的藏医特色疗法,通过40例的临床研究筛选出疗效确切的治疗药物“过敏性紫癜组方药”,专门研制出了藏药Ⅰ号、Ⅱ号,目前已经成为藏医治疗该病的首选药和专病药物,也成为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儿科专药之一。
由于卓出的贡献,占堆老院长先后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学术著作二等奖”,“西藏自治区科技技术”一等奖、二等奖,西藏“岐黄基金藏医药传承发展奖”三等奖,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优秀院长”称号,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等部门“2008中国民族医药杰出贡献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管理工作优秀工作者”称号,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门孜康代表性传承人”,“西藏自治区名藏医”,第二届“国医大师”等称号。并先后当选西藏自治区第六届人大代表、第七届人大常委、第八届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中国科协七大代表,西藏自治区科协第三、第四届副主席。先后受聘为西藏自治区政府参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副会长、西藏自治区藏医药学会会长、西藏自治区藏医药产业发展协会会长、西藏科技工作专家咨询组成员、西藏藏药专家委员会专家、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专家、国家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普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医药标准化专家技术委员会委员、西藏藏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等。
2019年10月,占堆老院长再次荣获“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而今又再获殊荣,当选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这标志着藏医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又迈出了一大步,也说明由百年发展的门孜康——今天的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大师辈出,人才济济,为藏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占堆大师简历
1959年3月-1961年3月,原拉萨市藏医院(现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药剂科药师。
1961年4月-1975年5月,原拉萨市藏医院(现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外科医师。
1975年6月-1980年12月,西藏林周县人民医院院长兼卫生局局长。
1981年3月-1984年11月,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外科主任。
1984年12月-1996年3月,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副院长。
1996年3月-2014年2月,西藏自治区藏医院院长。
现任西藏自治区政府参事,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名誉院长。